据韩国《中央日报》网站3月29日报道,中国游客为几乎陷入贫血状态的韩国国内服务业注入了新鲜血液。然而,在这样的“中国游客业界”,最近正在发生一种奇怪的现象。
本月月初,A旅游公司从黑龙江省哈尔滨一家当地旅行社接到了20名团体游客,他们来韩国进行五天四晚的首尔~济州团体旅游,价格为900元人民币,折合韩币只有16.2万韩元。这一价格甚至远远低于从哈尔滨到首尔的往返机票价格,令人不禁怀疑自己的眼睛,然而却是活生生的现实。
其中的秘诀便在于所谓的“人头税”。按照正常逻辑,A旅游公司应该向哈尔滨本地旅行社收取部分住宿、餐饮、交通等国内旅游费用才是,事实却恰好相反,A旅游公司反而向中国方面支付了每名游客300元人民币(约合5.4万韩元)的介绍费用,相当于花钱从中国购买游客。于是,自然就会发生所谓的倾销旅游等一系列问题。
“倾销生态系统”
中国旅行社是甲方,只需要从大批争着抢夺中国游客的韩国旅行社中选择一家愿意支付较高人头税的公司转介游客即可从中获利。从抵达机场的一瞬间,所有费用就全部落到了A旅游公司身上,因此就必须想尽一切办法节省开销。
免税店支付的销售手续费只有大约7%,因此就必须将游客带到与旅行社签过特约购物合同的普通商家。
导游也纷纷为得到“优质顾客(可能进行高额购物的游客)”展开激烈竞争,甚至有人花钱购买游客。接下这批哈尔滨旅游团的导游P某向A旅游公司支付了每名游客100元人民币、共计2000元人民币(约合36万韩元)的费用。他也必须使出一切手段回收这笔“投资”。
“令人寒心的旅行”
这个生态系统的最大受害者是韩国的国家形象。中国游客也承认,既然通过廉价旅游团来韩旅游,要求购买一些商品也无可厚非。但问题在于购买的商品种类。游客普遍期待在韩国购买雪花秀、福库电饭锅等著名品牌产品,但被导游带去的购物中心却都是些从未听过的杂牌商家。一方面要因为没有购物而被导游羞辱,另一方面商店里只能买到“那种商品”,韩国商品的形象就这样一落千丈。“韩流旅行”正因此逐渐变为“寒心旅行”。
事情演变到这种局面,一直袖手旁观的文化体育观光部才终于匆忙行动起来,在上周颁布了“倾销旅游对策”,宣布将根除此类不法行为。
问题在于,在日元贬值和低价竞争等因素影响下,日本旅游商品的价格正在大幅降低。若想与日本旅游商品展开竞争,韩国反而要进一步降低旅游商品价格。韩国旅游发展局上海分社长韩和俊说“取缔倾销就会陷入不得不失去部分游客的困境”,“但为了端正市场秩序,此番必须大力取缔倾销,整顿市场”。
“数字病”
然而,政府关注的却只有“数字”。无论满意度是高是低,增加入境游客数量才是政府的首要目标。去年来韩旅游的外国游客约有1323万名, 其中598万名(45.2%)都是中国游客。
业界相关人士普遍表示,政府应尽快摆脱“数字病”的束缚。过于看重数字目标,可能会导致取缔倾销的措施再次不了了之。另外,韩国能否容纳800万名中国游客,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韩国旅游协会中央会的副会长崔鲁锡表示“曾是韩国文化心脏的明洞地区正逐渐沦为炒年糕、化妆品等店家到处拉客的廉价市场”,“明洞商人们普遍将中国游客视为只会留下大量垃圾的客人”。
中国游客是支撑韩国经济的一大品牌,也是连接韩中两国消费市场的一座桥梁。“人头税生态系统”现在仍在不断拉低“韩流”品牌的形象,使“韩流”逐渐沦为“寒心”商品。留给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多。